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0月, 2011的文章

Vortex

什麼都不想做,只想逃。 跟這個社會脫開了,是選擇還是這個環境的必然? 提不起勁來做,知道接下來一定會後悔,現在已經後悔為什麼不做了。 人生的時間不管有多長,一定會渡過,而人對於已經逝去的時間沒有感覺。就是只是過去,結束與否,在意識不到之時,最後一絲鼻息已經慢慢地從身體中消失。 有什麼好害怕? 明天後悔今天,今天不去想昨天,下一秒還來不及決定,慣性地把意識鎖定在悲情之中。 像是沉在水缸裡,對於這個其他所有由意識組成的世界,我看得到,卻摸不著。我感覺得到結構的存在,卻說不出它實際的樣貌。它推著所有的事物前進,用快速而不被感知到的手法,控制你的心、控制你的身體。人,從來不是自由的,而是由不能明說,也無法分析的力量去推動。超出了每個人的存在,它的相連是無需懷疑也無所懷疑。 彩虹通往的彼方是現世的起點,若想往回走,發現另一頭也不是終點,也是另一個起點,與自已來自的終點是相同的起點。真相與真理不能解釋人類的苦痛來源亦不能發現去除罪惡的有效方法。 因為在真相當中,苦痛不存在,罪惡亦無法定義。人類亦是一個難以定義的概念。 主義的道路看似走的遙遠,但其實是永遠在把自已腳下的世界愈畫愈小,那個區隔愈畫愈深。 遠方的洪水已經蔓延了九個世界,一切都在同一物質當中,隨著分子流動,每個人成為液體的成分。在大到不能理解的範圍中,作肉眼不能及的改變。 時間是會到來的,無論他上頭的數字是多少,到的時候不會知道,經過時,記憶亦不一定存在。 在一樣的洪流中,在同樣髒汙的水中呼吸。如何去定義內外。當外進入內,內而出現在外。 自我吞食還是自我排泄,你、他、都是我,我亦是你,我亦是他,他亦是你,你也作成他。

Way to Watch

圖片
前一陣子與朋友去聽現場爵士樂,爵士樂這個音樂風格其實很難說是多麼熱門的曲風,若演出的曲目是如的bi bop或是acid的類似較有深度的類別,對我來說這種風格我也不知道怎麼理解。所以當然朋友就聽不下去,聽沒幾首就吵著想走了。 其實當下我也不知道怎麼去告訴他如何「欣賞」。老實說,很多時候,我也時常對於如何欣賞一件作品而苦惱。我認為應該有一種可以理解的欣賞角度來享受這些東西,不然的話,很多美好的東西我們都無法去理解而錯過,實在是很可惜。 我的閱聽範圍其實很廣,我並不會去特定喜歡或討厭某種樂風。我相信所有的作品,就像是作者的孩子一樣,都是經過精心培養、設計安排出來的。 我也喜歡聽古典樂,而我一直在思考,到底是欣賞「音樂」本身還是「表演」?一開始我試著去分析音樂的本身,其實在樂理或是閱讀背景不多的情況下,很難去好好地「欣賞」音樂的結構。連分段、裝飾都分不清楚了,只能整塊整塊地聽,也是聽不出所以然。 前一陣子也開始學著看棒球比賽,我發現的確是有種「觀賞的方式」,可以讓觀賞比賽變得非常有趣,因為剛好在圖書館裡發現了一本「聰明看棒球」是一本觀賞大聯盟的入門手冊,其實就像是很多書會寫古典樂及爵士樂的欣賞入門,寫些名家的趣事,一些規則的由來,介紹一些入門的專輯或比賽。 但整本讓我最有印象的是:「大聯盟的投手都能把球投入補手的手套裡。」的確,像是廢話一樣的宣稱,但這就扭轉了我看棒球的方式,我改看投手把球投入補手手套的過程,而不是去等待看著打者把球打出去。 所以每一球都變得有趣無比,因為「不是每個大聯盟投手都可以把球投到補手想像的位置。」補手明明是放在好球帶,但投手會投偏,而補手舉高手套,說不定投手就來個暴投提早落地。這樣的觀球方式,打擊就變得看打者選球,希望自已支持的球員選對球,在對方優秀的投球中打擊出去。而不是把觀球放在「打擊出去」這件事上,打者選球投手與補手的配合等都是十分精采的部分。 將重點放在個體的表現上,是讓觀賞比賽有趣的方式,所以看足球、籃球也是關注在球員如果帶球、過人、傳球的基本表現。若比賽只是看著「等」得分,比賽其實很快就變得無聊。 回到音樂的欣賞方式,我覺得,重點也一樣。音樂本身其實不是重點,而是表演者。 一樣的貝多芬,一樣的李斯特,樂團的表演,樂手的表現才是真正精采的部分,就像是賽車手在全球固定的賽道上誰的穩定力高、專注力佳,

Producing for your life

圖片
這幾天,Steve Jobs過世的消息佔據了新聞版面,願他安息,一個時代的睛神領袖的離去,表示另一個時代就要重新被定義。 這些新聞中總會穿插他在史丹佛的畢業生演講。一篇很棒的演講,早在幾年前就看過了,那時已經被內容所感動。可惜的是沒有新聞把整部演講帶出來,我認為那真的值得每個人看看然後來重新思考。不管是學生還是上班族,自認自已年輕還是老人都很適合的演講。 這篇的演講主題是Life is short, Don't live in others. 新聞報了那麼多,但是對於這篇演講影片卻都只是剪輯他談自已對死亡的看法。然後還有一堆名嘴在談Steve Jobs的身世之謎一類的無聊話題。這也無法多作評判,畢竟這也是他們的工作。但我透過他的死訊,讓我重新想起那篇演講的重點:出門前問自已:如果今天是你的最後一天,你還要去做你現在的事嗎? 上一次看到那篇演講時,自已心裡的答案是:不! 現在想到這篇演講時,我想我心裡就不那麼否定,甚至可以承認,是的,這是我的最後一天而我還是要去作這件事。 我總是會這樣。一但有一件涉及價值判斷的命題出現在我的認知中時,如果我覺得它夠酷,而且聽起來有道理,那麼我就會進行我自已的實踐(Practice)與實驗。 把這個命題套用到每件事上面來進行價值判斷,然後等於換上另一支眼鏡看世界,許多東西會不一樣。然後你才會真正知道這個敘述有沒有問題。 所以如果今天是我的最後一天,我想我就不需要再上網只是為了看Youtube或是Ptt那些泠笑話而已。 我需要的是更多的生產與製造。 我發現這是我的生活中最缺乏的部分,我不斷閱讀、思考。但我卻沒有「製造」任何東西出來。除了資訊的剩餘,就沒有了。 我必須要留下些東西,寫下來、拍下來。 我應該要不停地寫,帶著小筆記本寫,然後在輸進我的Blog裡。 這個價值觀還有另一個角度思考,就是如果你不想做這件事,那麼你知道自已真的想做的是什麼嗎? 人的偉大與平凡差別在於選擇,避苦求樂是動物性的直覺。而選擇辛苦的工作不見得是件毀滅人生的決定,因為你是為了某件事在努力著。 我也是這樣跟我自已說。 Steve Jobs史丹佛演講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