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7的文章

為什麼STEM領域永遠需要文史哲來領頭

圖片
STEM永遠只想要將這個世界化約成一道簡單公式。他們認為有正確的Input就有會有正確的Output。他們的關注點是「控制」、「預測」。 這個「人」的世界複雜太多了。許多事無法控制、許多事無法預測。這也是為什麼理工的同學們時常會遇到人際方面的問題,因為「人」從來不是同一個面向,而是在不同的歷史背景、不同環境結構下,當下的時空,會有不同的作為、而產生對於自身對於他人不同的解釋。 為什麼領導者不能用科學、工程的角度來「管理」或「領導」?因為「人」的問題就是「政治」的問題,涉及的層面、關係不能用單純的思維來處理。對於人的事,往往需要去分析、去解讀。去折衝、去妥協、必要時去欺瞞、威脅。 永遠不要去隨便預測「人」的行動。因為往往會因為失望,而這個失望往往會造成不只是心靈上,更可能是自已的生命,他人的生命,甚至整個國家人民幾個世代的生命來作為代價。 唸文史哲的人知道這一點,所以讀得愈多,愈不會去「預測」未來會是如何,但是他會一直從現在的現象中一直看到歷史的循環、以及背後持續存在的「結構」。 文史哲的作法是不斷從過去的資料中來分析、解釋現在。而STEM的作法是不斷從現在的現象中來歸納後,用實驗來預測結果。 人類之所以為現在這個樣子,當然科技進步是很大的功勞。科學是不斷推翻前人的假設來前進的。昨天的理論,新的實驗結果出來後,今天可能就被拋棄。但是文史哲仍然在2000年前的儒道家、雅典學院中來思索現在所見現象的意義。 在文史哲中,沒有「錯誤」的理論。 有一個歷史學家企圖作了預測,結果失敗了。那麼整個學術界就把它當笑話了嗎?不,為了去解釋分析為什麼他的預測會失敗,反而又形成新的學派。這個歷史學家叫「卡爾.馬克思」。 從他之後,其實沒有什麼人敢再隨便預測未來。仍是各種學派百家爭鳴。但從來沒有那一邊敢去說另一方是「錯」的。因為歷史是這麼告訴我們的。 經濟學家是一個很努力去「預測」的學科,因為他們用「科學」的手法來解釋,而科學就是要「控制」、「預測」。所以各國努力去調整利率,希望能經由先前的公式而達到預測的結果。 結果是如何呢? 實驗失敗了,預測失準了。對文史哲來說,是另一個值得深入討論的議題,而非單純棄置它。 所有STEM的投入都很重要

哲學無聊是因為哲學系很無聊

原文出處: http://pansci.asia/archives/113452 哲學家之所以會問這些哲學問題,並窮一生去研究,很多時候只是出於純綷的好奇心, 即使原來某哲學問題是沒有答案的,哲學討論使得我們對刻議題有更深刻的理解,使得我們發現該問題沒有答案,這個哲學討論的過程本身便是有意義的。 其他學科的人,有時難以理解思想實驗、概念區分這些哲學常常使用的方法,以致他們都覺得哲學是無用的學問。 無用的不是哲學這門學問本身,而是當代進行哲學研究的方式。 現代的哲學家卻全都淪為了躲在象牙塔內的哲學教授。 如今的學術環境之中,仍充斥大量沒有意義的哲學論文、專書、研討會。這些東西全都是為了學術前途而做的。甚至寫這些東西的人自己也覺得他們寫的東西是毫無意義的。

誰來定義「公益」?

https://twstreetcorner.org/2017/06/13/you-lin-tsai/   連結來源 補助 大學 創新研究計畫似乎蔚為風潮, 在這些成果看起來亮麗或企圖心宏大的方案規劃與執行下,有許多問題仍被鎖在黑盒子之中。 成就某種地方性產業的獲利 真的是計畫的核心? 公益性訴求是否變成是一種公關性質的宣稱? 「成功的案例往往只是一個社區中的部分店家與個人獲益,對於整體的地方經濟的改善效果有限,同時造成衝突與競爭。」 看似如同有機體般的社區是個表象,實際上的狀況是大部分得以發聲,能定義何謂公益與手段者是地方上已經掌握政經資源的人物或團體。 實際執行上,大學團隊可能重視與地方上有力人士的合作,把市場導向的地方文化產業或觀光產業發展擺在優位,這樣的操作對學校而言具有更大的宣傳與公關效果

你是魯蛇要嘛努力向上,不然就支持共產黨

當代自由主義的內在矛盾 公平但允許結果不平等的分配機制, 公平的理念的關鍵,在於 每個個體需要為自己的選擇的經濟後果負主要責任,國家一視同仁保障這個權利 ,是為平等 這是平等的賽局,國家是中立的, 個體要為自己的生命的每一個選擇負責,這是重視「自由」的體現 。 而這樣一來,一個階級社會就是必然的結果,只要制度是公平就可以了。 資本主義之所以不合理,不在於不平等不公平,而 在於預設了利益衝突和競爭 ,讓每一個體都把他人當成潛在的對手,而自由主義恰恰是把這種衝突的存在正當化 資本家是勝利者,而無產階級就是失敗者,為什麼人與人之間必然需要競爭?為什麼人與人之間必然要有利益衝突?難道不可能每個人的需要都可以得到充分的滿足,而不再有衝突的必要和理由?

假死就好,不要真死

http://guavanthropology.tw/article/6595 摘錄 「靈魂」無法被儀器丈量,因為任何想要測量的舉措,都已經事先界定了它的物質屬性,也就錯過了「靈魂」本身——亦即,作為一種象徵而在主體間際打開的內在奧秘向度。 死亡出現是為了轉化。透過死亡,生命才可以從前一個狀態進入下一個狀態。 「自殺」,則是「嘗試透過死亡,強制從一個領域移動到另一個領域」。 因此,在自殺衝動的驅動下,透過死亡經驗的轉化,強制從現實狀態進入下一個未知的狀態,這個是「自殺」在靈魂層面的真實。 應該藉由分析關係來促成死亡經驗的發生。 「死亡經驗或許會在實際死亡發生之前就來到」。在那時,靈魂所渴求的轉化已然發生,實際的死亡就不再具有強迫性和必要性。

我來工作

我不是為了討你歡心而來 我不是為了讓你們喜歡我而來 我不是為了讓你的工作更好作而來 我來,是因為我需要收入 我來,是因為這是比較省力的工作 我來,是因為投資報酬率高

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結婚

釋字第 748 號 【同性二人婚姻自由案】重點解釋 原文抄錄精簡 性傾向本身並非疾病。在我國,同性性傾向者久為政治上之弱勢 以性傾向之差別待遇其手段與目的須具有實質關聯 現行婚姻章使同性性傾向者之婚姻自由受有相對不利之差別待遇。 繁衍後代顯非婚姻不可或缺之要素。以不能繁衍後代為由,顯非合理之差別待遇。 容許相同性成立法律上婚姻關係,且要求守婚姻關係之雙方權利義務規定, 並不影響現行異性婚姻制度所建構之基本倫理秩序。 以維護基本倫理秩序為由,未使同性別結婚,顯亦非合理之差別待遇。 婚姻係為維護基本倫理, 如結婚年齡、單一配偶、近親禁婚、忠貞義務及扶養義務等,固屬正當。 同性二人既不影響婚姻章等規定,亦未改變既有異性婚姻所建構之社會秩序; 同性二人之婚姻自由,經法律正式承認後,更可與異性婚姻共同成為穩定社會之磐石。 同性性傾向者應受憲法第22條婚姻自由之保障。

Lost in Translation

覺得自已的生活就是在翻譯, 把事情翻譯給主管了解。 把主管的話翻譯給下屬了解, 把客戶的話翻譯給供應商了解, 把自已的生活翻譯給家人了解, 所謂的「我」不過是在過程中加油添醋、掐頭去尾的角色, 讓他們聽想聽的,說他們聽得懂的。 這世界很複雜,用語言說不清,用行動看不懂。 一個字一個字說,一步一步地做,回頭來看: 我說了什麼?我不懂,但他們好像懂了,走了。 我做了什麼?我不懂,但他們好像懂了,走了。 我在原地,靜靜地了解這個世界。

一般人看聖經=迷信 哲學家看聖經=神學

甯應斌/何春蕤           甚麼是神學?:田立克.《聖經》批判學與《聖經》闡釋學   文章摘錄 神學所處理的就是人的本質和存在矛盾的問題:即人的本性、源頭和目標,人的完全發展,個人在社會的歷史中自我實現,人的超越與自由,公義社會的建立等等問題。  可是,也因為神學所探討的問題的普遍性,似乎不應只限於基督教的題材,佛教、回教及許多古典的書籍、戲劇、小說等文學作品也探討同一主題。但任何學術研究都有其預設及方法,神學家由於歷史的因素,神學的研究一開始便環繞著《聖經》。所以,神學的定義是:懷抱著當代的各種知識,以某一種哲學來系統的詮釋(也就是理解) 《聖經》,或詮釋(理解)基督教象徵。  因為文化不同及社會因素的影響,使人曲解《聖經》,或故意強調某些經文而忽略其他經文。例如:禁酒的教會總強調一、二處不准酗酒的經文,而忘了整體而言:酒是神上好的恩賜,神人和好的象徵;禁酒者忘了耶穌大吃大喝,忘了耶穌說要在神國喝酒的事,甚至也忘了最後晚餐喝的「葡萄汁」(即酒,之所以稱「葡萄汁」是因為根據猶太人的傳統,在〈謝酒文〉中用「葡萄汁」一詞)。 早期教會實施共產,可是今日幾乎沒有一個教會按〈使徒行傳〉來實施(實施共產的教會則被當作邪教)。早期教會准許未婚同居(沒有性關係的柏拉式戀愛),現在教會卻說那是「不道德」。(不明白這一點讀《哥林多前書》七章三十六、三十八節那一段,就會完全不懂,中文和合本《聖經》把這段關於末婚男女的經文誤譯成父女關係。)有的教會不喜歡跳舞,忘了耶穌罵那些聽到音樂不跳舞、不共同分享歡樂的人。有的教會把吸煙、手淫視為禁忌,說有害健康,其實,有害身體健康的還有環境污染、公害、食品加添防腐劑、噪音……等等,卻沒有成為禁忌,更沒有成為教會討論或注意的事項。原因無他──教會成為流行道德的奴隸,隨己意詮釋(理解)《聖經》而已。 若從人生問題的終極關切出發來看《聖經》,就不應把《聖經》詮釋(理解)成一本可以解答一切科學難題的百科全書;所以關於人類是如何在歷史上出現的,就不該到〈創世紀〉中去找答案。為著同樣的理由,更不應把《聖經》看成一本道德手冊,這手冊權威性地告訴人們,偷竊、說謊、同性戀、手淫等等是絕對禁止的;因為我們明白《聖經》作者的道德教訓是向著與他同時代的人,在特定的時空背景下說的,故重要的是道德教訓的根據,而非道德教訓本身;道德教訓可能隨具體情境而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