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5月, 2005的文章

心魔大審判

昨天到學校交報告,中午和同學吃完飯不想太回去,跑去漫畫店看漫畫。我喜歡看漫畫,但我常看比較注重作品深度的漫畫,至於連載的作品,除非是畫風我能滿意,不然硬拖戲的作品很難被我認同。 挑了高橋努的《心魔大審判》來看。他的作品一向是黑色深沉的風格,從他上一部《地雷震》之後,就少在台灣見到他的作品。這一部仍然是黑色且帶有毀滅意味的故事,在他的畫風筆下把人物與場景的衝突更加突顯。他的畫風一向不是寫實,而是用粗糙的黑白線條與流墨來表現其中的不安定感。《心魔大審判》是走神怪路線的故事,一開始的走向是類似惡靈與科學機構的故事,後來的章節則是死後的世界。每篇獨立,像是《陰陽魔界》一樣。 只要意外死亡或是遭人殺害的靈魂,便會來到那個「門」的地方。那裡有位守門的精靈會給你三個選擇:走向他身後的那一道門,然後進入天國,等待轉世。或者流連在人世成為遊魂。如果你心有不甘,那麼最後一個選項的:咒殺一個人。但是,殺了人的靈魂將進入地獄不得超生,所以,守門人將會給你十二天的時間去思考你的選擇是什麼。你可以回到陽世或是在門前排徊。這樣的故事,便能出現有趣的題材跟引起一些思考討論。 怨魂希望找人復仇這是一般的故事,但這篇作品中提供更多想法。父母意外喪生後,發生原來表面乖巧的孩子在雙親過世後,解放自已的方式就是殺害生命,他死去父母最後決定不再讓孩子殺人,由父親將孩子咒死,由母親帶他進入天國。 被意外殺害的男子,死後才知道原來他一直暗戀的女子也是殺人者將下地獄,於是他決定自願下地獄陪她一輩子。 一位在公司服務超過五十年的老警衛,在阻止老闆自殺時不慎反被刀割到動脈而死,他死後才發現,公司營運如此不堪,但他並不怨恨任何人,他只希望留在老闆自殺後倒閉的公司的頂樓的鴿舍裡成為遊魂,因為他每天工作就是餵這些鴿子,這是他的一切,他不願離開。 很多故事的結尾,不是happy ending但都是一個意念的終結。三者擇其一。 日本近年來的自殺率提高不少,各種討論日本社會對生命看法的作品出現。這篇《心魔大審判》也是類似的時代產物。「生亦何歡,死有何苦?」自殺者對已不願留戀的世界的想法都是如此。作品早也脫離八股的生命意義,作者也不打算用來作什麼宣告,而只是把各種對生命的看法作個介紹,活下去是痛苦,但不活下去難道就那麼簡單。 透過一個架空幻想的「死後世界」,企圖告訴讀者,死不是終結,反而有更多麻煩事等著面對。死後才會覺得活著的快樂。

有些事,我們早就知道了

桌上放了本郭台銘的「五仟億傳奇」,正想把它放到樓下去給客人看,作為客人來的時候的讀物。這東西,我心想大概算是「成人版的偉人傳記」吧。在幾個月前,還是一本暢銷書。可見這些成人們還是要某種消費偉人的需求。 我們小時候看「愛迪生傳」、「林肯傳」,長大後我們看「郭台銘傳」、「索羅斯傳」、「張忠謀傳」。我們小時候的「依索寓言」、「一千零一夜」告訴我們貪心必壞事、要相信自已並樂於助人。長大後,「心靈雞湯」、「卡內基」還是告訴我們同樣的故事。還記得小學的「生活與倫理」跟「生活公約」嗎?有些人長大後,抱著宗教經典說:我從這裡看到我生活的準則。 小學老師怎麼說的?也許你忘了,但是你可能會被星雲法師還是葉教授感動。你一定知道二十四孝的故事,但是證嚴法師說的也許讓你印象更深刻。其實,我們都知道這些道理,而且我們早就知道這些道理。這些道理都很便宜,因為每個人都要上小學。但是長大後,我們要用更多的錢去換這些道理。 我不想去批判什麼,只是就經濟學來說。這些「人生道理」的消費,實在佔了我們的生活太多。其實小學的課本就能當聖經看了,但是我們對於俯拾皆是的東西都視為不重要的,因為我們都只是把學習當作過程,而是不是我們的目標。看過這些東西,只要考完就行了。這個社會太注重錢,而不是「學習」。把這些學習掛在口中的人並不是真的看重它,而是他希望你買他的教學DVD順便報告補習班。 「知識經濟」只是一個漂亮的廣告口號。我們並不把知識比作經濟能力。 在台灣,沒有人會告訴你怎麼在小學裡學習,沒有人會重視這個,但我們卻會對教科書跟考試成績計較,所有的學校都是為了培養以後的「競爭力」。就社會學來說,我們來追求的是「社會流動」,但是就目前台灣的情形來說,結構其實沒有很大的變動,也許自已的收入是當年父親的好幾倍,但若將整個社會作階段的劃分,你仍是在自已父親階級附近,也許會高一點,但不可能會多高。那些偉人傳記,就像看樂透開獎一樣。每期都一定有人中,但你買一輩子,連一張都沒中的機率還是等同於不被雷打中的機率一樣高。 我們在道德上貧血,因為我們在人生學習正確人生觀的路上只學到了怎麼增加自已的收入,作為是自已未來的「競爭力」。履歷表並不是競爭力,而是態度。我們在學校學習的過程,也許在離開後就忘記課本上的內容,但卻是架構日後人生態度的重要場所。工作也許是生活的重心,馬克斯也認同人的價值在於勞動,但不代表賺錢是我們人生目標,而是心裡的
我不想打了,我居然把我打了一個多小時的文章給弄不見了。 就這樣,等我發現時,我已經救不回來了。原因就只是因為我想改我的頭像,一直重新發佈,卻沒有變化在首頁上的頭像還是那個大便臉。 很無力,叫我再打一遍剛才的文章是不可能的了,這世界上除了我,再沒有第二個人看到我剛才花了一個小時寫出來的文字了。我寫了什麼?除非發明時光機,否則就目前的電腦技術來說,記憶體在首面刷新就洗掉了,船過水無痕。 也許是該去休息一下了,有點精神不好,再這樣下去,接下來我可能會「忘了我忘了什麼」。

男人與公狗

據說,人類也有發情的徵兆的,就像所有的動物一樣。雖然說,在文化研究中,用生物學的方式來解釋的人類行為是一種科學霸權,就像是用生物學來看同性戀一樣。但是,有時候,看看這些東西還滿有意思的。 女性的部分,我想都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識,就是排卵期。可是人類是唯一無法從外觀及氣味上得知異性發情的動物,(嘿!你怎麼印堂發紅?我在發情…)。因為不可能得知正確的發情期,所以如果想要成功受孕,必須要用次數來將機率追上,20幾分之一。要如此頻繁的交配,也要有強烈的性驅力才行,所以男性天性就是被設定為隨時都能交配的情況。男性每分鐘可以生產2千隻精子,而另一個能如此快速生產精子的動物是田鼠。 但是我們的生物科學還是找出一些他們認為是關於發情的證據。如果你在路上看見一隻狗在聞另一隻的屁股,接下來最有可能的就是狗騎上另一隻狗。人也能夠透過氣味來傳達性刺激,我們能用鼻子分辨出我們喜歡與不喜歡的味道,就人來說,每個人都有特別的氣味,而這些來自我們散發出來的費洛蒙物質,如果這個人的基因組與你的大不相同,那麼他就有機會讓你「一見鍾情」。但是如是基因組大多相同,我們聞到的是我們不喜歡的味道,這是因為會讓未來的基因更健康的原因。雖然一個人的喜惡都能有心理上的解釋,但這些學者認為其實是動物性的本能讓我們排斥與我們同基因的人。 當身邊走過一個「味道對了」的人時,男性也會出現反應,他的全身會進入另一個階段來增加自已的性魅力。但女性只有在排卵期時才會有特殊的反應。總而言之,都是為了生育,而且是生出更具競爭力的下一代。 這樣的科學說法,實在很好玩。也許這樣可以把我色迷迷的眼光除罪化,但人的反應與社會其實有更大的關係,我想我就不在這裡作更多的批判或是作近一步的文化分析。這樣下去,今天的文章大概會讓人看不下去。不過更重要的是,我也打不下去了,我這是職業病吧。

話說立委發起一人一信之後

這一天,紐約洋基隊的網路客服正在查看來自各地球迷的來信,突然發現信箱居然比平常的來信量多了許多,於是趕緊打開來看。 詭異的事情發生了,這些信的主旨居然都是亂碼!他趕緊連絡負責郵件主機的網路工程人員,懷疑是否遭到郵件轟炸。 工程師來到一看,開始檢查這些郵件的發信位址,發現大多來自.TW的伺服器。 「難道…」這位工程師心想,會不會是沒有編碼的文字? 「這是中文,沒錯,而且來自台灣!」工程部的華裔工程師說著。 於是他立刻把信件轉成了台灣使用的Big5碼,果然出現了另一種文字,是中文,但這位ABC工程師並看不懂中文。 「沒問題,我轉給我同事解讀」於是,信件又轉給了另一個來自中國的網路人員。 文件打開了…… 【ㄋ們鼻要把王建民 換下企,我ㄇ都很尬意他ㄋㄟ,安ㄋㄟ林共 厚不厚。】 「這是 …?」 「怎麼了,裡頭說了什麼?」 「我…我看不懂這些中文!」 「怎麼可能!你不是中國人嗎?」 「我想,這可能來自別的星球!」 「我不相信?!!」 「大慨來自火星吧!我想。」 「那現在怎麼辦?」 「轉給NASA吧!我那邊的同學也許懂。」 ------------------ 今天看到立委關心棒球的新聞,實在令人不敢苟同。這是在幹什麼?用人情壓力來讓選手上場?如果真的投得好,誰不想讓他繼續投?但今天王只是代替受傷的選手上場,任務完成當然得回去。大聯盟有其自已的規定,卻要用這種方式來換取選民的歡心,這讓我覺得很過份。因為,如果真的想把棒球運動作起來,那麼先檢討職棒的制度才是。我們的立委永遠是看著新聞來作事的,真的想幫王建民,就捐錢給公視讓它們繼續轉播吧! 我並不是一個棒球迷,但我是一個「台灣迷」。王建民讓台灣人很高興,但利用新聞來炒作的人我是看不起的。

思索

像我這樣半調子的寫手最常遇見的事,就是「沒靈感」。我的朋友的新聞台就是這樣子,老是看到他的msn ID是「沒靈感啊!我要靈感」。他的台大概半年沒動過了,看來繆思女神正缺席著。 人是習慣的動物,所以如果放著不寫,很快地時間過去了,寫作動力這件事也隨著年齡而淡化。除非遇上了什麼重大的生命事件,才能夠又再抓回這種創作文字的感覺。 光是坐著是不可能會有神明把題目放進自已口袋中的。必須要實地進行生產才行。對!就是生產。像腦力激盪一樣,思考像是白紙的時候,就開始填滿它吧!在雜亂中就能漸漸抓到想要寫下的字句或概念。要不斷地進行思考,沒東西寫也是要寫,人心並不是像是牙膏一樣的東西,擠完就沒了,而是像是鼓風爐,如果不用力去踏動風鼓,裡頭的溫度就會下降,時間一久,也許連火苗都沒了。 所以,如果每天寫,每天寫,別讓自已的手與心停下來,那麼就一定能作出些什麼出來。 剩下的,就是為什麼要寫的意義上思考了。但是思考這個問題比去煩惱「要寫什麼好」還來得更上一層,連寫都沒得寫,還去想為什麼而寫,其實是沒意義的。當然每個人一定要有一個想要創作出什麼與別人不同的東西來的願望,才有那個偉大的動能去完成作品。 現下,我打算把空白填滿。生命的路途逐漸走向另一個階段的我,一開始有點徬徨,但隨時間愈來愈少,已經沒有那麼著急了。

我只是想找個地方說話

當我把現在的網址給別人時,除了是第一次知道的人,其他的人總是「嘿!怎麼又換了?」 這幾年來,當開始用網路寫心情、作文字堆砌,便不斷尋找那個能好好貼文章的地方。 從pcHome到自已學校主機,又從SINA流浪到KIMO。心情與靈感有時候就是一種像是露水一樣的東西,如果遇上不好用的介面,光是貼個文章,東搞西弄。不穩定的空間加上時而斷線、上傳限制,這些鬼東西會讓創作火花泠卻的。所以我為了尋找那個長久的發言台而在網路上成為了吉普賽人。行李太多,總不能一一帶到。在這裡、在那裡,留著一篇又一篇的文字,企圖將所有創作收集的願望已經不敢想,只是希望在新土地上種出新的花。 希望這個花園會適合我脆弱的玫瑰。